计算机科学学院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始于1982年开始招生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2年11月正式成立学院。经过40余年的建设发展,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绩。现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专业、陕西省特色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2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软件工程为省级一流专业。学院建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目前,在校本科生126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39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64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人,硕士生导师38人,省级校级教学名师4人、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1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和陕西省优秀党务工作者2人,西安市高校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人。拥有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陕西省教学团队、陕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服装设计智能化与计算创新”陕西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与德国洛特林根大学信息学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聘请多名国外知名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
学院重视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获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批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陕西省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C语言程序设计》获批省级一流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第2版)》获陕西省高等教育优秀教材二等奖;2名教师获陕西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奖;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项;获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研究及实践项目1项,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1项。
学院坚持应用基础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实力逐步增强。建有“新型网络智能信息服务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陕西省服装设计智能化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近年来,学院立足学科前沿,面向国家重大应用需求,在新型网络计算与信息安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纺织服装与文化智能计算、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网络空间安全等前沿学科领域展开研究,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累计6900余万元;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等多项科研奖励。在国内外重要期刊或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27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0余件,专利转化20余件,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6部。
学院拥有大数据、嵌入式、硬件综合、人工智能、软件测试、软件工程、虚拟现实与三维重建、基础教学等实验室10余个。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蓝桥杯”软件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得国家级奖项100余项,省级奖项200余项。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创新创业项目80余项。自2022年开始,学院承办“华为杯”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获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连续两次荣获“优秀组织奖”;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综合素质优良,深受用人单位高度认可。学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国内外知名IT企业、银行、研发机构、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社会声誉良好,在服务国家信息产业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